公司动态

News

“手托煤”雕塑焕新重生:多方携手 守护能源记忆

在山西省古交市中心的市民广场,一座承载着几代矿工集体记忆的地标性雕塑——“手托煤”近日完成修复,以崭新姿态重新矗立。这座见证西山煤电后山五大矿辉煌历史的雕塑,历经岁月洗礼后重获新生,成为政企联动、文化传承的生动见证。

微信图片_20250729183701.jpg

岁月留痕:城市记忆亟待守护

“手托煤”雕塑始建于1997年10月,五指托举煤块的造型,彰显古交作为重要焦煤生产基地的产业地位。雕塑五面分别镌刻“东曲矿、西曲矿、屯兰矿、马兰矿、镇城底矿”字样,铭刻着西山煤电后山五大主力矿井从建设到投产的奋斗历程。这五大矿不仅是古交的经济支柱,更是西山煤电发展历程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无数矿工的青春与汗水。

然而,受长期风吹日晒、雨水侵蚀以及内部结构老化等因素的影响,雕塑出现了大理石破损、金属构件锈蚀等安全隐患,部分铭文也模糊不清。山焦西山公用事业古交生活服务分公司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雕塑内部钢架锈蚀率已超过60%,亟需系统性修复。在等待修复期间,该公司通过加密巡查频次、建立动态监测档案等措施,全力守护这座城市精神地标。

微信图片_20250730122858_副本.jpg

合力攻坚:三十余日高效修复

面对这一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工程,古交生活服务分公司迅速上报,西山煤电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公用事业分公司及金信公司组建专项工作组,启动修复工程。工程采用“三查三定”工作法:通过人工细致勘察、结构检测仪进行全面“体检”,精准掌握受损情况;邀请专家参与方案论证,确保修复方案的科学性;最终确定“原真性保护+结构性加固”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历史风貌。

修复过程中,施工团队拆除并新建雕塑内部支撑构件,维修原有户外LED防水投光灯,更换雕塑底座及池内大理石板,对顶部锈蚀部位进行焊接、打磨处理。雕塑外表采用机械抛光处理工艺,恢复光滑质感。项目负责人称“最难的是五面矿名、铭文的复刻,团队按照原有字样对大理石板进行刻字、描金处理,力求修旧如旧。”

经过3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工程累计更换大理石120㎡,抛光面积100㎡。2025年7月,雕塑通过结构安全与历史文化价值双重验收,正式重新亮相。

文化传承:矿区精神引领能源之城续写新篇

修复后的"手托煤"雕塑重现往日风采,成为城市更新的文化符号。古交生活服务分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座雕塑不仅是建筑实体,更是西山煤电后山五大矿精神的立体化呈现。我们将建立长效保护机制,让工业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在阳光照耀下,重新焕发光彩的雕塑熠熠生辉。五面矿名铭文与托举的煤块交相辉映,诉说着这座能源之城正以文化传承为纽带,在转型发展中书写新的传奇。

如今,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的雕塑,五面鎏金矿名与托举的煤块相映生辉,既诉说着能源之城的厚重历史,更见证着这座城市以文化传承为纽带,在转型发展中书写新篇章的坚定步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