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省会太原300公里外的吕梁兴县魏家滩,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七十八个人平均年龄近五十岁,背井离乡、斗志昂扬地外出闯市场;他们三个月完成晋兴能源公司斜沟供热改造项目,边维护边供暖,保证了斜沟入冬以来良好的供热效果;他们一个月两轮班,24小时两班倒,干满15天后还要返回西山矿区继续维护公建供热项目。是什么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扎根在这里?是什么让他们兢兢业业地奋战在这里?是什么让他们无怨无悔地奉献于这里?他们究竟是一支怎样骁勇善战的队伍?带着一份敬佩和一丝疑惑,2019年11月28日,我踏上了这次斜沟之行。
被“逼”出来的抉择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公用事业分公司后勤维修中心驻斜沟供热基地。这是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经过前期的装修改造,它开设了20多个小房间,可一次容纳40余人轮班住宿,同时还开设了职工食堂、卫生间、澡堂及多功能室。虽说居住条件还比较简陋,但这里俨然已成为一个整洁、温馨的职工宿舍。
此时正值午餐时间,我便随同斜沟供热项目经理张思德来到职工食堂。两张方桌前围坐着十来个师傅,大家一人吃着一碗热腾腾的面,就着一碟下饭小菜。见我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大家略停碗筷,向我微笑示意后,又继续埋着头吃了起来。
原本想趁着吃饭的时间和大家攀谈几句,但看起来每个人都很疲惫,我也不便讲话。这时,张经理向我解释道,“在坐的师傅们都是早上八点多从夜班回来的,大家12个小时不间断地值守,没能合一下眼,早就累得不行了。吃完饭他们还得赶紧去补睡,因为晚上8点又得去接班了。”
“那你们三十来个人两班倒,15天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有些疑惑地问道。“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我们沉淀下来的职工失去了几十年的主战场,面临着重新安排就业的问题,这让新组建的后勤维修中心的领导班子急得上头。他们日以继夜、四处奔波,紧抓后勤改革机遇,积极探索市场需求,不停地给大家谋生存、找出路。最终,在咱西山煤电集团和公用事业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承揽到了晋兴公司斜沟供热改造项目。能拿到这个项目有多不容易,我们大家心中都有数,也就无比珍惜这个岗位。”张经理看了看周围的师傅们,又继续说道,“没实施契约化管理之前,大家完成固定的任务就可以拿到一份固定的工资,但现在不一样了,市场化的评价机制是干多少活挣多少钱。因此,有了绩效作杠杆,大家都卯足了劲儿,争着干、抢着干。”
用实干诠释责任
简单的午餐过后,饭桌立即变成了会议桌。张经理向几位项目负责人询问了上午的工作情况,并大致安排了下午的工作内容。没有片刻休息,他们就起身准备去换热站进行巡查,我也随着坐上了供热抢修车。
在路上,张经理关心地问我,“小李,坐了一上午的车,中午来了也没顾上休息一下,累不累?”“不累,不累。”我连忙回答,并随口问道,“你们管理人员中午也不休息吗?”“没办法,大家肩上的担子重,不敢休息啊!刚接上手的项目,人和设备、环境还在磨合期,45万余平米的供热面积,13.2万平米的维修面积,大家都生怕出点儿问题。况且斜沟比咱西山地区冷,供暖期也长一个月,我们除了要给2100多户生活区的职工家属和斜沟矿区的公建用房供好暖,还要给斜沟矿井下送5℃以上的热风保障正常生产,我们必须漂亮地打好这第一仗!”张经理坚定地回答。
张经理摘下眼镜擦了擦,又补充道,“其实,我们的这几个管理人员虽然都有职务,但来了这儿也就不分了。一线的兄弟们都是满负荷工作,这几个管理人员也都是业务骨干出身,在这儿,他们就成了是名副其实的救火队员。而且按照我们中心今年职代会通过的政策,激励机制向一线职工倾斜,他们拿到手的工资还没一线职工多呢。抛家舍业的,这也是我最对不起大家的地方了……”一时语塞,他的眼眶竟红了起来,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坐在后排的生产负责人张育敏和安全负责人史国庆打破了尴尬的气氛,赶忙安慰起他来,“张经理,咱们都是党员干部,这点儿觉悟是应该有的,一线的兄弟们确实更辛苦。”“是啊,是啊,带着兄弟们外出闯市场,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冲在前头!”
变“不可能”为“可能”
巡查过南山1号换热站和小井换热站后,我们又来到了3号换热站。“这里不比前两个换热站,南山1号换热站和小井换热站用的都是电蓄热供暖机组,而这3号换热站用的还是老以前的燃煤蒸汽锅炉,机械化程度低,工作条件也更艰苦,有些年轻点儿的兄弟都没接触过。”张经理边引路,边向我介绍,“一会儿,他们在这儿还有个任务,要钻进炉膛清理炉渣。”“那我能进去看看吗?”我提出申请。“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一旁热情的史国庆接过来话,冲我神秘地笑了笑。
大家都迅速忙碌起来。我戴上安全帽,绕着最近的4号锅炉转了一圈。这时,询问完现场情况的张经理给我指了指,笑着说道,“一会儿要清理炉灰的,就是这个4号锅炉。你猜他们从哪儿钻进去?”这回,我又绕着锅炉仔细地观察了一番,但奇怪的是,并没有找到一个大点儿的门,甚至连下水井盖那么大口径的洞也没有,只有几个小小的方形的炉口。
旁边有两位师傅挪了一个大约1米高的木桩过来,然后抬着上了4号锅炉旁的台阶,放在一个离台阶地面1米2左右高的炉口外,并把旁边的一块木板搭在了木桩和台阶的栏杆上。我仔细观察着这一切,却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
正当我疑惑的时候,史国庆穿着牛仔连体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眼罩和口罩走了过来,“小李,你还进去不?”他指了指那个方形的小炉口。“啊?!”我大吃一惊,愣住了。那是一个长约40公分、宽约35公分的炉口,里面黑黑的,难道他们三个大男人要从这儿钻进去?
看着全副武装的张育敏、史国庆和李洋依次来到炉口,我回过了神,赶紧上前站在炉口的另一侧。1米82的张育敏率先麻利地爬上刚才搭好的木板桥,他把双臂向前伸直,并用双手扒住炉口的里侧,上身顺势就滑了进去,然后双脚一点一点地蹬着木板,身体居然蠕动进去了!随后,史国庆和54岁的李洋也亳不犹豫地一头钻了进去……
我被眼前这短短一分多钟的景象深深地震撼到了。我盯着那个小小的炉口,呆站在那里……
炉膛里的“新战场”
待炉外的两位师傅把铁梯等工具塞进去炉膛后,我戴好口罩,试着把头探进炉口,想看个究竟。一股闷热、混浊的空气扑面而来,炉口太小了,炉壁也有三四十公分厚,除了能看到两束手电筒发出的微弱的光和两个隐隐约约的人影外,我什么也看不到了。我又把胳膊使劲伸进去,用手机盲拍了些照片和视频。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炉膛口附近弥漫的炉灰就让我觉得呼吸有些不舒畅了,我只好暂时离开这里。
张经理带我来到办公室,刚坐下,我就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翻看刚刚拍到的东西。炉膛里灰蒙蒙的,炉膛这端有两个人正用水管冲洒着,而另个人则爬在炉膛那一端的陡坡上不知在用力干些什么,只见一层一层的炉灰顺着斜坡滑落下去。
张经理给我倒了杯水,指了指照片,细细地向我讲解起来,“那个45度的斜坡叫炉拱,有4米多长吧,炉拱周围那排竖着的管子叫对流管。炉拱上积满了厚厚的炉灰,需要架上铁梯才能爬上去。爬在炉拱上面的人是张育敏,他个子高,37岁也算最年轻的,所以总是冲在前头。梯子够不到炉的末端,张育敏爬上去后还得先把安全绳系在自己的腰上,再把另一头系在离自己1米5远的对流管上,才能开始清理落灰管和对流管。现在里面的余温将近40度,害怕有明火,而且空气中粉尘太大,还有些有害气体,所以史国庆和李洋就得边捅炉拱下面够得着的炉灰,边用水管来回冲洒降尘降温。”
“那在里面干活得有多难受?不能等炉温降下来点儿,再进去吗?”我有些担心起来。“马上就12月份了,天越来越冷,我们需要开三备一。3号锅炉的炉排这几天损坏了,不能正常运行,所以4号锅炉我们必须得尽快抢修好。”“那多久就得清理一次呢?”“如果没有其它突发情况,基本上烧半个月就必须停一台锅炉进行检修、清理吧。”我不停地追问着,张经理一一给出了解答。
手机中的那些画面渐渐抖动起来,泪水不知什么时候模糊了我的双眼。
苦中作乐也享受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炉口里面终于递出了一架铁梯。随后,李洋、史国庆和张育敏依次被炉外的两位师傅拽了出来。他们三个浑身沾满了炉灰,摘下口罩和眼罩后,混着炉灰的汗水一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整个人都变了样。
“进去干活要那么长时间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些后悔了,他们现在明显很累很渴。我和张经理跟着他们三个来到了设备间,他们从桌上拿过来水杯一饮而尽,然后就靠着樯根儿坐在了地上。“这次的任务算轻的,没有炉排损坏。如果还要是赶上换部件,那就得好几个小时了。”缓了一小会儿,史国庆才向我解释道。“上次我们那个班的兄弟们抢修时,在80多度的锅炉顶呆了三个来小时呢!喏,就这是个宝贝!”史国庆指了指设备间角落里的一个圆形铁盘,笑着说,“大家为了找到它可是费了老大的劲儿,那次抢修都被大家戏称为‘寻宝记’!”
一旁的张经理开了口,“说实话,在这儿压力最大的就是安全和环保,我们最怕的事就是设备出现问题去抢修,所以大家谁也不敢懈怠。我们制定了特别详细的操作规程,各个岗位也严格执行,定时化验水质、定时巡检设备,都特别认真。”
晚饭过后,我短暂地休息了片刻,便又跟着当日值班的张育敏来到了锅炉房。因为我们要和煤来次“亲密接触”,史国庆不放心我的安全,所以他也跟了过来。张育敏一边领着我上楼,一边解释道,“晚上的这个重要任务就是上煤,一次要上五六十吨,得一个多小时。”
我在他俩的前后保护下,第一次来到了上煤车间。这里灯光昏暗、声音嘈杂,煤尘漫天飞舞,几位在岗的师傅却一直屹立在那里,目光紧紧地盯着设备。“他们需要看好皮带,如果皮带歪了,煤就漏到地上了,清理难度加大不说,更害怕的是需要停机。现在大家幸福多了!刚启动锅炉的时候,皮带设施还没有调试完毕,一天人工加两次煤120吨,大家上下午几乎都是在不停地加煤加煤。”再苦、再累的活从史国庆的嘴里说出来,总会变得那么乐观。
评选优秀犯了难
第二天凌晨,斜沟的一场小雪如期而至。尽管外面天色还有点黑,气温也有点低,但我还是早早地从招待所起了床,想抓紧临走之前的最后时间,再去基地看看。
我以为自己来早了,可哪知道,不到七点钟的基地早已热闹起来。上白班的师傅们已经陆续吃完早饭,准备去现场交接班了;食堂里的师傅们正忙着烧水,又开始准备下夜班的早饭了;张经理和几位负责人也都坐在食堂,正开着碰头会……
一场雪加快了大家的脚步。看着大家一个个匆匆忙忙地离开,张经理这才顾上和我讲话,“你看,兄弟们多给力!不过,兄弟们都太优秀了,这几天也因为一个评优指标让我犯了难。”
“这个班上的兄弟们都干得不错,另一个班的也都个儿顶个儿的好。丛晋军老师傅今年59岁,都马上退休了,自己身体也不太好,但还坚持在岗位上,顶起了大梁,当着代班大组长。而且他的父母都90多岁了,他也顾不上照顾老人。他爸是咱西山离退休的丛广珍,曾经是一名老红军,所以也特别支持他的工作。柳保忠以前是一名科级干部,来了这儿以后因为一线班组长缺人,正好他接触过旧锅炉,就让他顶到一线边干活边培养人才去了。他扛起这个活儿的时候,那可一句怨言也都没说……”说起这些兄弟的时候,张经理如数家珍,脸上显露出一些得意。
“就连现在正在厨房忙活的师傅郭海宏,曾经后勤公路队的一个副队长,来了这儿照顾起大家的日常生活起居,打水、扫卫生、倒垃圾、烧基地的锅炉,从早忙到晚,都成了这里的一个标杆勤务兵。刚才开抢修车的司机陈志刚就更不用说了,从9月底来到这儿,一直顶岗到现在,两个月都没回过一次家……”
张经理自豪地说着,“大家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都够评选优秀的资格啊!”
尾声
短短的斜沟之行结束了。在这里,我感觉到一股力量油然而生,每分每秒都让我感觉内心炙热、热泪盈眶。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一首催人奋进的乐曲,每一次聆听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这七十八个兄弟,他们胸怀梦想、坚韧顽强,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们英勇地扛起后勤改革转型的大旗,向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迈出了最坚实、最有力的步伐!